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窈窕家丁越王勾践剑上最关键的两个字,曾被郭沫若误认!-迷上收藏

越王勾践剑上最关键的两个字,曾被郭沫若误认!-迷上收藏


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的一座楚国墓葬中,考古人员挖掘出一把青铜剑,一开始考古人员不以为意,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以武器做陪葬的非常多。但当它的锋芒让一位年轻考古队员的手指血流不止后,考古学者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把有着相当身份的人才使用的剑。
凭借两千年不锈蚀,依然寒芒如故的剑身,这把宝剑被认定为一级文物,也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的稀世之宝,展现了先秦时期锻造水平的上限。然而在宝剑出土之时,窈窕家丁各路专家对剑主人的身份却众说纷纭……
当时在考古发掘工地指导工作的著名历史学家,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方壮猷教授,与在工地的考古工作者一起,对这件青铜剑的八字铭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

越王勾践剑及铭文特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古文字,史称“鸟虫书”,是篆书的一种艺术变体,现代人非常难以辨认。不过,其中的六个字,在以往出土的兵器中曾经出现过,解读下来就是“钺王XX,自乍用鐱”。其中“钺”通“越”,“鐱”通“剑”,专家们于是认为,这是一位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拥有的宝剑。
方壮猷先生查阅多方资料,认为难以辨认的两个字是“邵滑”。邵滑又叫召滑,是战国时楚国人韩惠淑,他奉楚怀王命入越,在越国从事间谍活动,最终趁越国内乱之时,将其一举覆灭,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后来接替昭阳担任大司马,是楚国抗秦派的代表人物。

历史学家方壮猷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这两个字是“邵滑”,那就是他所佩戴的宝剑。但这把剑明显带有越国风格,因此有人解释说,吴越多宝剑,很可能是因为邵滑立下灭越的大功后,楚王将缴获的越国宝剑作为战利品奖赏给他,并封他做越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这一问题事关墓主身份和墓葬年代的确定,至关重要。于是,方先生让工作人员立即将这八字铭文进行临摹、拓片、拍照,于1965年底,将这些资料及自己的观点,分别寄给郭沫若、夏鼎、唐兰、陈梦家等十几位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广泛征求意见。

摹写的剑身铭文和剑身拓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郭沫若很快就寄来回信,在信中,他肯定了方壮猷的研究意见,认同那不能确定的两个字就是“邵滑”。

越王勾践剑铭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在1966年1月5日,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唐兰回复的信件里,却提出了另一种非常有震撼力的意见:宝剑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春秋战国历史中最著名的那位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兰认为这两个字是“鸠浅”,在古越语中,“鸠浅”和“勾践”的发音一致,是通假字。

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的唐兰先生
图片丨北京故宫博物院
卧薪尝胆的勾践,承受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屈辱,以复国家、灭仇雠的决心书写了“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史诗,他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卧薪尝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结论很快在专家组内引起了轰动。作为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的唐兰先生,精通甲骨文和金文,为自己的观点写下了充足的论据,引用了相当丰富的材料,令人信服地陈述了自己的看法。
显然,唐兰先生这一令人激动的的论点无懈可击,连郭沫若先生和方壮猷先生也不得不纠正自己此前的观点,同意唐兰的结论是正确的。至此,宝剑的主人尘埃落定,这把宝剑被正式定名为“越王勾践剑”,成为了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直至今日。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
丨 看 完 了 记 得 转 发 给 朋 友 哦 丨

文章源于网络,版权作者所有!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399 2020 12 03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