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国瑞城假如只有一天时间,该如何逛泉州的寺庙-泉州名点

假如只有一天时间,该如何逛泉州的寺庙-泉州名点

旅游君觉得一直自卖自夸不好
所以
本期,旅游君请来了
来过泉州旅游的游客现身说法下,
看看他对泉州旅游的建议:

本文摘抄自游客语萌的马蜂窝旅游网的旅游攻略,读来就像是游客对游客的阐述,亲切又明了。
为什么要到泉州,而且是牺牲厦门的游览时间,如果你有这个疑问,那请先看看泉州的身世: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经国务院批准,泉州是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历史悠久,周秦时代就已开发,公元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全国著名侨乡、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及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有众多的佛教重点寺庙,比如著名的大开元寺,更可观的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还有吸收了很多海外的元素,清真寺、天主教堂和佛教寺庙兼容,增加了其可观赏性,凸显了厚重的历史感。怎么样?泉州的身份显赫吧。小巧的城市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从厦门坐高铁,不到半小时就到泉州火车站,火车站前有众多的公交线路,远的去到惠安、晋江等郊区县,近的去到市内的主要景点如开元寺、承天寺等都有直达车。在泉州只有一天时间,当天要返回厦门。我事先对泉州做了一些功课,舍弃了如天后庙、蟳埔村等也很想去的地方,选择了开元寺、承天寺、府文庙、关岳庙、清净寺(府文庙、关岳庙、清净寺这三个景点相距不远,走路即可到达),还有较远的洛阳桥,7点多出发,晚上8点多回到厦门,整整一天时间,徜徉在各个不同风格的庙宇,长了知识,收获很大。一般只去一天的地方,我不会写游记的,但是泉州必须要写,不写不快。必须要说的开元寺
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现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是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李君华。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距今1300多年了。初名"莲花寺",唐开元26年(739年)唐玄宗下昭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元至元22年(1285年)合120院为一禅刹,始称大开元万寿禅寺。寺址本是黄守恭的桑园,相传"守恭梦僧欲化其地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梅朵瑞恩,守恭神之,即舍为寺",因此,开元寺得名"桑莲法界"。唐玄宗李隆基,在全国山河广建寺院,统一称为开元寺。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大部分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泉州开元寺则成为为数不多且对其名称从一而终的佼佼者。西街走到底,就是这个大名鼎鼎的开元寺。门面确实不起眼。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紫云屏、天王殿、拜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至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本生院,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西翼有安养院和水陆寺。开元寺最早是泉州巨富黄守恭的家业,后来捐出来作为寺庙使用,寺前立着紫云屏的碑。紫云即黄氏后人的称谓。

和一般的佛庙一样,天王殿内四大天王镇守佛通天的通道。


飞扬的燕尾脊,各式精美的雕塑,告诉我们现在闽南。
看了许多中国的传统建筑,屋檐上的造型都有自己当地的特色,例如萧山的避雷针式的尖尖楼顶,徽派建筑里的黑瓦白墙,飞檐翘角,开化当地民居会在屋檐中间做一个开花的造型。这些建筑的造型会强烈的提示你此时此刻,即使时空转换,当地人通过建筑的语言告诉你身处何方。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国内古建筑中罕见。

精美的梁上雕塑,越看越有趣陈虹池,融合了中国的飞天,印度的妙音鸟,基督教的天使,三种元素的雕塑可谓文化融合的代表了,在一座佛教寺庙里,能看到那么多别的宗教元素,当时的能工巧匠们一定有着广阔的世界观,能接受多元的文化,寺庙里不让照相,但是这个尊飞天乐伎太有特点了,我偷偷用手机拍了一张,回来又从网上下了两张,真是好看,很精美。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
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国瑞城它们是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东西塔
巍峨的镇国、仁寿两个宋代石塔(俗称东西塔),堪称全国无双,也是泉州的象征。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茉莉兔兔,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最佳鬼友,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声叮咚,悦耳怡人。东塔已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满刻精美的浮雕,每个角上都有一尊人物雕塑。


下图为西塔。
西塔名仁寿塔。
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东西塔影雕作品已成为我市最高层领导人馈赠佳宾的珍贵礼品。弘一法师
一首“长亭外,古道边“,让我很早就知道了弘一法师——李叔同。
开元寺有一个单独的弘一法师纪念馆,非常完整的记录了弘一法师的一生的重要生平,让我对弘一法师的人品、佛学造诣等有了全面的认识,到开元寺不可不来。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大师才华横溢,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曾开风气之先。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朴拙圆满,浑若天成"的境界,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名人都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荣张梦弘。他也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人,他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已成为经典名曲。
同时,他也是在我国画界开创人体写生的第一位教师。他卓越的艺术造诣培养出画家丰子恺和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在过完繁华的青春岁月之后,弘一大师于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开始了一种刻苦向佛、精研律学的简朴生活。他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悲欣交集”,这是弘一法师临终前写的一幅字。


我觉得这幅弘一法师的照片照的真是绝了,将他超俗的气质完全衬托出来。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出来弘一法师纪念馆,旁边就是泉州佛教博物馆,我没有仔细看,分为石雕馆、钟馆,塑像馆和史馆。将从泉州手机到的与佛有关的纪念品集中展示。

下面要说到的这个大雄宝殿之后的戒坛身世也了不得:甘露戒坛,系全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和大雄宝殿的略有一点不同,服饰似乎更精美。
也是手机偷拍了一张,坛之四周精美绝伦。

在开元寺随处走走看看。我不信佛,但去的各种庙不少了,但开元寺是让我心很能静下来的寺庙,建筑漂亮,庭院漂亮,闽南的风格非常明显。






这处影壁也要说上一笔,大型的陶瓷贴片建成的貔貅活灵活现,乾隆御笔亲题。

这处影壁也要说上一笔,大型的陶瓷贴片建成的貔貅活灵活现,乾隆御笔亲题。


这是寺庙建筑屋檐下的一个精美雕刻,每个建筑上面都雕有这样栩栩如生的图案。

开元寺一定要亲身去才能体验到他的美、他的意境。留连难舍的承天寺
承天寺也是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除了开元寺之外的另一处非常值得推荐的寺庙了,建筑风格很闽南,弘一法师曾经在这里作法演讲。这里的文化遗存也很多,有闽南的铸钱作坊、有开闽三王祠等等,值得一看。承天寺虽然名气不如开元寺,但绝对是深藏不露阿川兰。承天寺建于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至今也有1100多年了。历代屡经重修,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承天寺的大门非常不起眼,进入有一段较长的通道,路两边有五株老榕树,七座石塔分立于榕树之间骆伟科。这里高大的榕树从不越出墙外,有“榕不过墙”之奇观。

走过长长的表叁道才能进入寺庙,这通道的设计让承天寺虽处闹市,但是很清幽,算是闹中取静了,而且也没什么游客,大多都是本地人烧香拜佛而已。

从表参道慢慢的走进去,一瞬间好像身后大街上的喧嚣和嘈杂一瞬间被一个看不见的大门挡住了陈柯桦。












在承天寺,很多僧人随处可见。清净的院落里高僧吟唱的经文陪着木鱼的敲击,很有韵味。

赶上大雄宝殿里诵经武当小师妹,我站在四面内一角,静静地听了一会,还录了一小段像视频,那声音真的会让人很安静下来。


僧人们住的地方。


承天寺殿堂楼阁垂檐飞甍,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弘一法师曾经在这里作法演讲和静修,此处是弘一法师圆寂的地方。可以感受到弘一法师生前应该也喜欢这个寺庙。


我觉得承天寺是除了开元寺之外的另一处非常值得推荐的寺庙了,建筑风格很闽南。这里的文化遗存也很多,有闽南的铸钱作坊、有开闽三王祠等等,非常值得一看。

承天寺,一座真正的寺庙,非常的轻幽,符合你对寺庙的一切想象。承天寺并不像一般禅院那样端着架子,摆出一副高冷的姿态,这里更像是一座清幽的园林。全国十大名寺之一的清净寺
清净寺,这座建于北宋的伊斯兰教寺庙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建造的最古老的清真寺。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方形的建筑,拱形的门洞,昔日的奉天坛现今只剩几根白色柱子,南墙上刻着阿拉伯文的古兰经。


遥远的异邦人,经历千难万险来到刺桐城,然后,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再也见不到的故人。每个墓碑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这是他们与泉州的故事,而当下的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中想象他们的曾经。
清净寺适合人少的时候,在蓝天,绿地,白柱之间沉思。


清净寺刻着古兰经的墙壁

这些现在依然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看着他们熟悉的阿拉伯文字,心中的感触要比我们丰富多了。

旁边新修复建的礼拜堂,在蓝天白云下是如此恬淡祥和。

祭拜孔圣人的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1109年(北宋大观三年)迁回,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重建。其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府文庙前的广场展示着一个屋顶上的装饰构建居然是天使。这种中国的传统建筑搭配西方的人物雕塑想想是违和感的东西,不仔细看还真容易错过。就好比馒头里夹着芝士片这样的违和。
下面这张是从牌楼上拆下来的一个屋顶,距今也有几百年了,现在的牌楼在它附近,完全仿照这个屋顶重新建造的,我拍了一张见下图。而这个老的屋顶也没扔掉,单独架在地上向游人展示。

仿照旧建筑新建的牌楼,四个小天使依然萌萌的。

府文庙屋檐下的各种雕刻繁复而精致。

又见飞扬的燕尾脊和这典型的泉州红,在府文庙的文庄祭公祠非常明显的展示。


因为举办活动不能入内,府文庙没能进入仔细观赏。李芳雯
网上看到的祭祀孔老夫子的主殿非常气派,“光看头顶上那八块大牌匾,在当今中国,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网上找了一张主殿里的照片,确实气派。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间35.3米,进深5间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胡家玮,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正厅上方梁上悬挂有清·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雍正皇帝御书“生民未有”、嘉庆皇帝御书“圣集大成”等匾额。
热闹的关岳庙
从清净寺再往前走几十米就到了关岳庙,这所始建于宋代的道教寺庙,主要拜祭关羽和岳飞,香火极其旺盛,还没走到就看到远处香烟弥漫,空气中传来特有的香气。自古老百姓都爱拜祭关羽和岳飞,都是非常受人爱戴的民间人物。寺庙的造型也十分夸张和艳丽。屋檐上龙飞凤舞,张牙舞爪,一看就热闹非凡。浮夸的关岳庙屋顶

造型夸张的关岳庙

关老爷是人们心中保佑平安的圣人。


泉州往日的荣光和辉煌已经不再,却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闽南风情。几十座各类宗教寺院点缀在城市里,不足百米的涂门街就集中了关帝庙、清净寺、府文庙和教堂。不足百米的涂门街就集中了关帝庙、清净寺、府文庙和教堂。最后还要说的是,逛了泉州好几个寺庙,一点商业的氛围都没有仙界生存手册,无需门票,而且都是免费提供香,值得称赞!古老的泉州西街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在目前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

蘸着油条吃的面线糊是泉州人民现在还非常喜爱的传统小吃申世辉。

西街上的一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亚佛春饼老铺,现场也视频了一段它的制作过程,因为刚刚吃过饭,没有食欲了,旁边买了很多的姑娘和我说,非常好吃,你应该尝尝。


传统的手工艺人。

泉州最古老的一条街。
代表中国造桥技术创举的洛阳桥
从9点多到泉州,一直到下午三点左右,我就在上面说到的四个不同风格的寺庙和西街转,这一天余下的时间都给了它——泉州洛阳桥。洛阳桥离市内还是挺远的,从关岳庙对面坐公交大约1个小时左右才到洛阳桥附近“三角牌”车站,到达深处的桥,我还骑了将近十几分钟的摩拜。泉州洛阳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林黛妤。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转世奇缘,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图中的巨大雕塑是现代人为纪念主持建桥工程的北宋泉州太守蔡襄而建造的,他将站在桥头,一直注视这现在仍在造福人类的功德建筑。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洛阳桥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泉州洛阳桥与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潮州湘子桥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走在桥上,这粗糙的巨大石板无不显示着:洛阳桥是一道无复制的风景线,一石一刻都值得细细品嚼。


古人的建造过程大概是这样大的,潮起之时将大块石料运到河中,等潮落之时沉淀于河床。由于河床松软且水流湍急,桥墩的造型就被设计为筏行,目的是为了减轻桥本身对河床的压力,这就是所谓的“筏型基础”。

桥墩的石块之间养殖了牡蛎,因为牡蛎会在石缝之间生存,增加它们的粘度。这就是所谓的“种蛎固基法”。这些造桥技术是一千多年的古人所发明出来的弃绝下堂妇。

1993年-1996年,国家拨出600万元专款,修复洛阳桥,恢复了老桥面貌。

桥南桥头,现存两座亭子,石塔5座,碑厅可由“天下第一桥”的匾。还有崖刻“万安桥、万安古澜”以及12方碑刻,小小的桥头分量不轻呢。



桥头蔡襄街上的一处祭祀庙堂。

走到桥南,一定要看看这座蔡公祠。专门祭祀蔡襄的寺庙。

桥南街上有很多这样当街处理生蚝、蛤蜊的妇女。


关于泉州印象最深的就是神佛林立,各式各样的神佛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除了前面提到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还有基督教,拜祭妈祖的天后宫,以及摩尼教,即明教,泉州的草庵摩尼教寺是中国仅存的完整的摩尼教寺庙。
这么多的宗教在泉州不仅没有灭亡,反而保存到现在,一定是因为这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城市,我们不一定有同样的宗教,但我们一定尊重彼此的信仰。泉州将历史文化更好的保留和传承在这边疆,让今日的我们有幸还能看到这些古迹、真迹,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厚重,一眼千年。
来源:马蜂窝旅游网
转自:泉州市旅游局
旅游超市
泉州名点
泉州名点、美景美点
公众号:vrct918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62 2018 10 17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