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安塞县公安局固原张易镇:“乞讨村”摇身一变成为“第一村”!-掌握固原

固原张易镇:“乞讨村”摇身一变成为“第一村”!-掌握固原

宁夏“包产到户”第一村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刘雯卉,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江南北,当年,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的一个小山村,与小岗村一样悄然进行了一场改革:土地承包给农户泪罗江。这个村子就是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上滩村,被称为宁夏“包产到户”第一村。
四五十年前,村民们常年外出乞讨
走进上滩村,暖洋洋的阳光普照大地,秋季农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人们在田地里忙着收获玉米、马铃薯。 
“今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玉米亩产1500斤以上。”村民任显明在路边停下拖拉机,一边从地头搬运玉米秆一边笑呵呵地说,玉米秆长度超过两米,玉米棒颗粒饱满,又是一个丰收年。 
然而,上滩村40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时,上滩村土地贫瘠,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一苇网,亩产特别低,辛苦劳作一年连口粮都不够。”今年75岁的曹汉丕回忆。曹汉丕曾是张易公社上滩大队支书,亲身经历并见证了上滩村的艰难岁月。
“当时,我家共有11口人,大队分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吃,主要依靠救济粮。”曹汉丕说,他家里除了两床被子,连褥子都没有,炕上只铺一张竹席疯狂太岁,天冷时只能将身子缩成一团。 
1958年8月,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固原北川试办人民公社,共有17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组建成为星火人民公社,采取集体生产,取消土地分红,每户只留2至3亩菜地,牲畜、大农具等折价入社,社员按劳动评分计分,全年收入扣除农业税、当年生产费用、公积金、公益金“四留”后,按累计劳动日进行分配。至1958年11月拘禁老大,固原地区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一个生产队为一个伙食单位惊宋,个别极分散的队办两个食堂,食堂配备炊管人员,社会伙食分4个定量指标,指标到户,粮菜到堂,凭票吃饭不付钱,形成“干不干,两顿饭,做不做,两马勺(糊汤)”的平均主义。 
“集体种地,土地亩产不足几十斤,齐楚嫣按照人均3亩地,一年产的粮食不够吃。”上滩村村民王丕吉回忆说,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实行的人民公社化生产方式,使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 
“农村实行公社集体化生产,生产效率极低,农民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曹汉丕说,由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公社集体化下的农田亩产量极低,有的低到只有几十公斤,上缴国家公粮后,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农民填饱肚子。当时,上滩大队种植的庄稼主要是小麦、马铃薯、荞麦、莜麦等,遇风调雨顺好年景,还能产几十公斤,如果遭遇大旱或冰雹等自然灾害,一年辛苦便付诸东流。 
“老百姓为了生活,常年外出乞讨。几乎每一家都有一个乞讨的人,生活没有办法继续,不外出乞讨不行。”曹汉丕认为,上滩大队面临的不是生活问题,而是更为迫切的生存问题。

1978年冒着风险“包产到户”,“第一村”尝到了甜头
“常年外出乞讨不是长久之计晋文源,更不是解决生计问题的办法。”曹汉丕说安塞县公安局,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饥荒蔓延赵亚波,上滩大队的人开始想法子,想调动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活生存问题。当时,有的地方偷偷摸摸地把一些农田承包给队、农户去种,搞起“包产到户”。 
1978年,原上滩大队中山生产队把600亩集体土地里的35亩马铃薯地承包给每户转笔者之家,承包标准是秋后每亩上交600公斤马铃薯。“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宁夏乃至全国的大事金喻良缘。”今年70岁的李儒学,曾任张易公社秘书,亲历了那次变革,他回忆说,把集体土地分给个人,要冒坐牢的风险。 
“按照每人3亩地承包,承包后土地由农户自己管理、种植,产出的粮食,除了留给家用外,多余的可上交。”曹汉丕说,他家分到30多亩地,承包第一年种植了小麦、马铃薯、玉米,当年仅马铃薯收获3000多公斤,生活问题解决了。 
尤其是自己承包地,自己种粮食,多劳多得,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曹汉丕说,包产到户当年,马铃薯长势喜人,秋后上滩大队马铃薯亩产达到800多公斤医手杀圣。“农户除了上交外,人均还分到200多公斤马铃薯,吃饭问题得到解决。” 
“包产到户”立竿见影,1978年11月,当年时任张易公社党委书记的郭兴海在毛庄大队下磨生产队召开会议,总结中山生产队“包产到户”的成功经验,决定在上滩大队、毛庄大队等13个生产大队实行“包产到组”,将每个生产队划分为两个作业组进行“自由耕种”,收成除上交国家公粮外,剩下的都是作业组的。经过一年尝试,作业组生产效果明显。 
1979年初,张易公社在宁夏率先全部实行“包产到户”范德戴肯。据原州区志记载:“张易公社实行承包制一年,立见成效,社员口粮由上年人均81公斤,增至162公斤;人均收入由31.96元增至48元。” 
张易张鸿润,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前,成为宁夏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公社。进入新时代,上滩村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来到张易镇,青瓦灰砖的仿古建筑镶嵌在绿水青山中,绕镇而过的全域旅游道路正在施工。张易镇作为固原第一个试点镇,于2008年实施小城镇建设,于今年实施二次修建,街道上安装了路灯,街道两旁修建了人行道。 
沿着柏油路驱车一路来到上滩村,村口的麦场上草垛堆积如山,上了年纪的村民三五成群,坐在家门口下象棋、聊天。 
“20世纪80年代村里通了电,告别煤油灯,家用电器开始普及;21世纪初,实施危房危窑改造,家家户户住上了砖瓦房,告别土坯房。”现任张易村村主任柳广文说,上滩村和张易村合并后,村里修了柏油路,通上了自来水。 
“现在生活非常幸福,子女成家立业。老年人有政府发放的养老金,看病有社保,孙子上学不花一分钱,在学校还有营养饭菜吃。”曹汉丕感慨地说。 
“2017年,张易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1元,张易人经历了最艰苦的岁月机械重生,在党和国家强农惠民政策下,通过努力过上幸福生活。”张易镇书记田玉铭说,进入新时代,张易镇人即将迎来全面小康生活。
来源:宁夏日报 小编微信zwgy0954 欢迎投稿

固原老乡点下面↓↓↓
作者:admin | 分类:全部文章 | 浏览:77 2019 04 05  
« 上一篇 下一篇 »